夏天是长白山旅游最美、最舒适的季节,夏日的长白山植被葱郁,鲜花盛开,气温清凉,实属避暑之胜地。

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延边朝鲜自治州安图县和长白市抚松县内,是中外著名的旅游胜地 ,中国的十大名山、“五岳”之一。
长白山是中国与朝鲜的界山,也是欧亚大陆东缘的最高山系。长白山风景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一九八零年列入联合国国际生物圈保护区。
长白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背景。它是一座休眠火山,历史上有过数次喷发。因其主峰白头山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,素有“千年积雪万年松,直上人间第一峰”的美誉。
长白山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,商周时期的肃慎族,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秽貊族,两晋时期的挹娄族,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勿吉族,靺鞨族等民族都曾生活在此。满族、锡伯族、朝鲜族等少数民族生活在这里 ,长白山就是他们繁衍生息的摇篮。
相传仙女在长白山下凡,沐浴于天池,吞朱果而孕清祖。为此,长白山成为满族的发祥、龙兴之地,清朝时柳条封便钦定长白山为圣地。
我们在长白山“天然森林大氧吧”中穿行。听说天池风景绝佳,但游人能看到天池真容的几率很低。要看老天给不给面子,于是我们直奔天池,想碰碰运气。
我们沿着步道登上西坡,欣赏着沿途的美景,来到了长白山标志性的景观—天池。

天呀!风和日丽,云淡风轻,西坡的天池风光最为柔美。站在池边,可以看到天池全景,蓝宝石般的湖面倒映着蓝天白云,周围山峰环绕,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,使人沉醉。天池的纯,天池的净,天池的澈,天池的深邃,天池的迷人,美到摄人心魄。沉静清澈的天池宛如一块碧玉,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、直击心底,我们被眼前天池美景深深地震撼了。
长白山天池又称作白头山天池,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湖,是松花江、图们江、鸭绿江三江之源。它水面海拔达二千一百五十米,所以被称为“天池”。
长白山气势恢宏,据史记记载,自十六世纪以来它就爆发了三次。当火山爆发喷射出大量的熔岩之后,火山口处形成了盆状,日久天长、积水成湖,就变成了现在的天池。
火山喷发出来的熔岩物质,堆积在火山口周围,成为屹立在天池四周的十六座山峰,其中七座在朝鲜,九座在我国境内。这九座山峰各具特点,形成了非常奇特的湖口景观。
长白山在朝鲜被称为白头山,是朝鲜人民心中的神山。在朝鲜的请求下,一九六二年中朝边界条约中,
将天池划为两半。将最高峰白头峰划给了朝鲜,后来朝鲜将白头峰改名为将军峰。
长白山天池只有出水口,没有进水口,水位常年保持不变。更为奇怪的是,在冬季长白山气温有时达到零下四十度,但从天池流出来的水却不结冻。夏天的天池水中,没有生命,没有任何鱼类。“有水就有鱼”这句俗语,在天池就不灵验了。
不过,多年来有不少游客在山顶看见了“天池水怪”。一九八零年十月九日,《光明日报》刊登了一篇题为《天池怪兽目击记》的文章。作者在八月二十一日早上四点多种,在天池的远处水面上,看见了一个体大如牛、头大如盆、并且游动极快,身后还拖着一条长长的喇叭形划水线的怪兽。
二零一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十四时五十分,有近百名游客在天池湖边看到了湖中有两只“水怪”。它露出白色脊背,长约两米,一前一后自东向西呈环形游动,一会儿上浮,一会儿下沉,水面上荡起巨大的环形波浪。
游完天池,我们来到北坡长白瀑布。两条玉龙似的水柱从七十米高倾斜而下,水声震耳欲聋,水汽弥漫如雾,“银河落下千堆雪,瀑布飞流万缕烟”。

长白山在海拔一千二百米至一千九百米之间,分布着王池花园、高山花园、鸢尾花园、岳桦花园、杜鹃花园等。这里奇花异卉竟相绽放,红的艳丽、黄的清新、紫的神秘、白的纯洁,人们称其为“天堂花园”、“神仙、天使散步的地方”。
在长白山海拔最低的谷底原始森林,古树参天、飞瀑流泉、空气清新。在这里,游人们尽情享受高负氧离子含量的新鲜空气,感觉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。偶尔几声清脆的鸟鸣,提醒游人这一切不是梦境,这里是雄伟而神秘的东北第一山—长白山。
